当前位置: | 首页 | >>办事指南 |
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3-01 阅读:次
为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政策要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贯彻学生资助工作新发展理念,根据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指导意见》(苏教助[2023]3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将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通过教育关爱制度缩小群体教育差距,保障群体公平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推动我院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建立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构建支持差异发展、服务个性化成长的教育生态。以保障型资助与发展型资助并重体系建设为路径,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安全友善、资源可及、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成长环境,促进其身心发展更健康、综合素质更全面。
三、服务对象
(一)一般服务对象
现有资助体系中已经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重点帮扶对象
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同时叠加成长困境的学生,包括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存在心理健康隐患危机的、受不良环境影响出现品质或行为偏差的、学业成绩严重落后的、在就业方面有突出困难的学生。
四、工作举措
(一)扩大政策宣传,抓好举措落实
1.组织全院资助工作人员及辅导员、班主任等,加强资助政策学习,规范资助程序,面向学生、家长、教师等进行资助项目、范围、标准和程序等重点政策内容的宣传。
2.整合多种渠道,及时采集、宣传在落实资助政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树立育人典型。
3.切实做到学生资助工作事务信息公开,规范资助程序。开设学生资助政策咨询热线,及时为新生及家长答疑解惑。
4.积极开展资助育人活动,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大使的遴选培育工作。
5.严格执行上级资助管理部门工作要求,做到困难学生家访慰问全覆盖,做好相关补贴发放等关怀工作。
6.与财务部门通力合作,深化资助政策贯彻,确保制度规范、程序规范、标准规范、发放规范和使用规范。
(二)创新帮扶理念,优化项目设计
1.强化核心素养,坚持以文化人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思想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推动课堂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繁荣校园文化。
2.创新育人模式,丰富内容供给
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资助工作体系。实施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实践教育、校外研学、学业发展、文化素养提升、兴趣爱好提升、就业技能提升、心理关爱、体育素养提升等发展型资助项目。举办各类活动,如"铁道夜校""感恩档案"等,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3.优化奖助设计,促进良性循环
设置勤工助学岗、助理岗,解决学生经济困难,提供锻炼平台。促进"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4.统筹发展支持,凝聚育人合力
成立"学生发展支持中心",由学工、教务、后勤、招就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凝聚资助育人合力。将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融入普通学生群体、融入精准资助全过程。
5.加强心理帮扶,深化五育润心
加强心理育人体系建设,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通过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体系融合发展,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
6.聚焦生涯发展,加强创业指导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组织参加各类校园招聘会和创新创业大赛。支持鼓励并服务好有创业想法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创业实践。
(三)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实践育人
1.主动对接企业,优化合作路径
强化对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选聘企业优秀拔尖人才为校外导师,加强指导帮扶。
2.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
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实践单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专项奖助学金。建立助学与实习就业双驱联动机制,为受助学生优先提供实习实践、求职就业渠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充分认识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加强统筹谋划和组织落实,将发展型资助育人融入教学、学生思政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二)全员参与,重在落实
采取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措施,保障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深入推进,切实增强资助育人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强化责任,工作规范
强化各部门管理责任,将发展型资助育人服务对象尤其是重点帮扶对象认定及退出、奖助学金评审等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夯实管理责任。
(四)强化队伍,提升质态
不断提高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加强资助人员职业认知,开展资助工作先进评选表彰,鼓励资助工作者干事创业、争先创优。
六、支持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领导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
(二)完善经费投入
按规定从事业收入或学费收入中足额提取经费用于奖助学生以及对重点帮扶对象实施发展型资助。在年度预算中统筹安排资助工作经费,积极鼓励和募集社会资金用于设立奖助学金、支持各类资助育人项目开展。
(三)建立长效机制
优化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培养体系,将发展型资助育人主要内容纳入系部资助工作年度考核,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确保党和政府制度性教育关怀落到实处。